南京市2020年哪些大專院校的幼師專業比較好?教育行業一直被人們被視為朝陽行業,也就是所謂永遠不會失業的行業,同時教育相關的工作也是比較輕松,穩定的。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同學選擇報考幼師專業,江蘇省更是新增了大概百所以上的幼兒園,所以就讀幼師專業的同學們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下面小編也為同學們簡單介紹一所南京市的幼師大專。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以培養特殊教育師資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始建于1982年,前身是教育部創辦的中國第一所特殊教育師范學校,是我國政府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項目單位。學院自1997年開始培養五年制大專生,2002年升格為普通高等學校,2009年成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單位。2014年12月5日,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擁有燕子磯校區和江寧校區,共占地面積502.8畝,校舍建筑總面積16.1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783.42萬元,圖書館藏書54.15萬冊,其中盲文書籍館藏量為全國高校第一。學院建有校內實驗訓室49個,在全國建有實習訓基地118個。
2015年3月2日南京日報刊登教育部新設高校公示名單,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升本,校名更新為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成為本科院校。
專業設置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現有特殊教育與學前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陽光學院、文理學院、康復科學系、公共管理系、社科部和國際合作與繼續教育學院等8個院系部,設有特殊教育研究所、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實驗中心和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康復中心。有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初等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手語翻譯、兒童康復、社區康復、社會工作、藝術設計等20個專業49個專業方向,基本形成了“一個服務宗旨(為特殊教育和殘疾人事業服務),兩大人才培養體系(特殊教育教師培訓體系和服務于殘疾人事業的應用性人才培養體系),三大專業集群(以“特殊教育”為核心的特殊教師教育專業集群,以“殘疾人康復”為核心的服務殘疾人事業專業集群和殘疾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集群)”專業發展格局。其中特殊教育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康復專業為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建設點),建有國內一流的聽力學實驗室和一批先進的實驗實訓設施。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340余人,專任教師170多人,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者占專任教師比例30%以上,擁有一批全國知名的特教專家和20余位全國著名高校的兼職教授。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建校迄今,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已經為全國培養了近3000名特殊學校教師,舉辦各類在職人員培訓班58期,近2000人次。本校畢業生多數已經成為當地特殊教育的行政領導和教學骨干。
國際交流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開展項目合作,與與韓國、挪威、美國、丹麥、泰國、日本等國長期進行學術交流。學院學生畢業后,經過選拔可到韓國又石大學相關專業繼續深造,經過兩年學習,可獲得本科文憑與學士學位證書。自2006年以來學院已有五批畢業生赴韓國又石大學攻讀本科;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2009年起,學院又增加了與韓國又松信息大學的合作,共同培養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方向)和社會工作(社會福利方向)方面的專業人才。
辦學成績
建校近30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為特殊教育服務,為殘疾人事業服務的辦學方向,不斷拓展社會服務功能和領域,積極主動地根據事業發展和社會需要,調整培養目標,拓展辦學功能。學院立足江蘇、面向全國,始終堅持為特殊教育和殘疾人事業服務的辦學宗旨,不斷拓展社會服務功能和領域,主動根據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優化專業設置,調整培養目標,已為全國的特殊教育學校、殘疾人管理與服務機構、各級殘疾人聯合會、民政部門、兒童康復機構、社會福利企業、社區服務等培養了兩萬多名特殊教育教師、康復訓練師、專業技術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畢業生綜合素質較高、專業知識扎實、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在全省和全國特教戰線上不斷譜寫著人民教師的輝煌,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與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6%左右。
小編寄語:生活是不能等別人來安排的,它要自已去爭取和奮斗。一輩子有耐心去做一件事,這個世界誘惑太多,這也想做那也想做,多路出擊,最后一事無成。能沉下心來耐住寂寞做好一件事,這么簡單的道理,也是很多人不懂的。人脈要遠些,人際要近些,所有利益驅使的并非深交,心神相映的方是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