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有同學想要去選擇教育學專業就讀,那么2023年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專業基本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呢?在學校學習的專業對于以后的發展還有就業的方向都是息息相關的,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對于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專業的一些基本的情況吧,了解清楚也是可以幫助大家去選擇。
學校現有23個學院,50個研究機構,87個本專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教育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等8個學科門類。學校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2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和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教育學 (本科類 )
教育技術學 (本科類 )
教育技術學專業旨在培養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人才(主要包括:數字媒體技術教育應用、網絡技術教育應用)。本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技術課程教師、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設計師、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教育裝備規劃維護與管理專業人員、信息化教學環境開發與管理專業人員、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管理專業人員,為各類企業培養員工培訓設計師,為各類教育機構培養教學設計師、為各類電化教育機構、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政府宣傳部門、廣告部門、電視臺和企業培養教育影視與多媒體作品創作專業人員、教育軟件與網絡平臺設計開發專業人員、教育電子出版物編輯等高級專門人才等,共同為教育信息化及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
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為: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遠程教育應用、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多媒體藝術設計、多媒體技術、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開發、網頁設計與制作、計算機平面動畫設計、計算機三維建模與動畫設計、攝影技術與藝術、攝像技術與藝術、影視編輯與特技、計算機程序設計、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網站建設與管理等等。
教育學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論素養,較強的教學能力及一定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專門人才。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學生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為進修深造奠定扎實的學術基礎。學生畢業后適合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教育行政機構及學校的管理工作、社會教育機構的咨詢、管理及教學工作及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
主要課程: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學、中外教育史、學校管理學、教育行政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統計學、教育法學、課程論、教學論等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等。
學前教育 (本科類 )
本專業培養具備科學的學前教育理念、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能在各類型托幼機構從事學前兒童保教及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前教育本科開設的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兩大類,基礎課程主要有教育學原理、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統計學、中外教育史等;核心課程包括藝術類課程和專業課程。藝術類課程主要有樂理基礎、琴法、美術、舞蹈、幼兒園環境創設與玩教具制作等;專業課程主要有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學、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游戲、幼兒園管理、兒童文學、專業英語等。
小學教育 (本科類 )
培養具有現代教育基本理論和科學的教育理念,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本著綜合培養、發展專長的教育理念,學院本科招生文理兼收,采取通識課與專業方向模塊選修的培養模式。
體育教育 (本科類 )
教育學(體育教育)專業是競訓中心高水平運動隊本科學習專業,專業經過20余年的建設,現已擁有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和一流的教學、訓練場館設施,招生規模穩定,先后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體育應用型人才,畢業生“愛崗敬業、責任心強、專業技能過硬、動手能力強”,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青睞。
1.專業培養目標
教育學(體育教育)專業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競技體育人才、體育師資隊伍、教練員以及體育管理者,完成世界大運會及全國大運會的競賽任務。
2.主干課程
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概論、運動訓練學、學校體育學、體育科研方法、教育學概論、課程與教學論、英語、計算機等。
3.師資隊伍
本專業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知識結構新、熱愛本職工作、具有良好師德、能夠勝任體育教育教學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該隊伍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現有專任教師19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12人,具有碩、博士學位的教師占100%,碩士生導師6人。
4.教學條件
(1)校內實訓基地
目前,我校擁有一座建筑面積13100平方米,可容納3852個坐席的比賽館和一個1200平方米的訓練館。室外天然草皮標準足球場1塊;人工草皮足球場加8道塑膠跑道兩塊;室外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共31個;室內健美房2間;健美操、體育舞蹈訓練房4間,乒乓球房3間;跆拳道房1間。
(2)校內實驗室
實驗室為各專業學生提供包括運動生理、運動解剖學、運動心理、體育保健、體質測試等實驗和測量,共有實驗儀器及模型288臺件,總價值200余萬元。圖書資料室共有圖書4000余冊,音像資料500余盤,各類期刊20余種。
(3)校內外實習基地
本專業根據競技體育的特點,結合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在校內建有中國大學生橋牌訓練基地、中國大學生賽艇與龍舟訓練基地。在校外還分別與遼寧省田徑培訓中心、八一體工大隊、內蒙古武川訓練基地、云南省呈貢訓練基地等建立合作關系。構筑起了一座學校與社會相互交流合作的橋梁,形成了學校、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共贏的良好局面。
5、就業情況
為國家隊、各省市專業隊輸送高素質競技體育人才,在各級學校、體育部門擔任體育教師、教練員,從事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體育科學研究及管理工作。到目前為止,我校教育學(體育教育)專業每年平均初次就業率為92%以上,畢業生廣泛活躍在省內外各體育戰線上。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本科類 )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一、專業介紹
2002年9月申報,2003年3月獲教育部批準。目前設有武術套路和武術散打兩個專業方向。2007年通過國家教委的專業教學水平評估。
本專業培養以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己任,能勝任民族傳統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民族傳統體育管理、健身指導等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專業定位
本專業是以本科教育為主,走小而精、優而強的專業發展道路,培養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具有鮮明專業技術優勢和實踐教學特色的本科專業。
三、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1.熟悉國家有關教育、體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熱愛民族傳統文化和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2.掌握傳統體育養生、民間體育鍛煉和以武術為主要內容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競賽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了解世界優秀文化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歷史與發展的動態以及體育科研的發展趨勢,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從事傳統體育科學初級研究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全的人格和較好的心理素質;
5.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與能力。
四、主要課程設置:
民族傳統體育學概論、中國武術史、武術理論基礎、運動訓練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武術套路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武術散打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體育統計學、專業外語、古漢語、田徑、籃球、體操、力量訓練法、網球、乒乓球、游泳與救護等。
(本專業2013年暫不招生,2013年教育部本科新專業目錄為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